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頭一次知道這個作者--汪培珽,是在我懷孕後期的時候。為了迎接小小妤的到來,開始閱讀一些教養書籍。當時,作者的這兩本書(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&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),對我影響很大。也在小小妤尚未誕生前,已經買了不少繪本。

其實,這兩本書內容主要傳達的是~多花些時間陪孩子,時常說故事給她(他)聽,即使,寶寶剛開始聽不懂,不過,藉由這些互動,享受和孩子間的親子時間,讓他們了解『閱讀』是件美好的事。雖然,聽起來很容易,可是在職業婦女與親職媽媽之間,要取得平衡,是需要家長的堅持與努力。

然而~作者的這一本新書『父母的保存期限,只有10年』,內容和書名沒有直接關係!!這是她帶著一對子女,去英國自助旅行的遊記,內容充滿趣味。從紀錄旅程的點滴,可以知道作者和子女間的互動,也就是....她是這樣教養出孩子,也是如此的熱衷於媽媽這個角色。

也許,就像作者說的,孩子長大之後,從不同時期旅行的記憶定格,回憶便能湧上心頭,同時也驚覺~『孩子怎麼這麼快就長大了』。

所以說....各位父母們ㄚ....好好把握....
將父母當成天地,沒有父母,好像活不下去似的,成天呼喊媽咪與爸比的美好時光。

~~請在保存期限內,盡情享受~~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好句摘要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在大人的世界裡,『失敗』不見得是做錯了什麼事,有時候是『心理想做』,最後卻『沒
去做』,這也算是失敗的一種。放手一搏的勇氣,才是讓人生更圓滿的途徑。
放手一搏的勇氣,孩子與生俱來。該被教育的永遠是大人,不會是孩子。


從孩子的五歲到十五歲,您只有十年的機會。
五歲之前太小,父母的心思通常被照顧好孩子的安全和溫飽所佔滿;
十五歲之後太大,以
父母為天為地的相依感覺,已轉化為孩子的獨立自主想法。
唯有這當中的十年,您可以前
一秒鐘跟他像好朋友般說話;
後一秒鐘,他卻可以帶著天使般的臉龐依偎在您的懷裡睡著



面對孩子的困惑,不論是三歲還是十三歲的孩子,我們都是用什麼態度再面對呢?敷衍,並不能了事;孩子的困惑,不會自己憑空消失。當最親愛的父母都沒有時間幫忙孩子釐清,我們又怎麼能祈求養出什麼樣明理的孩子呢?


當一切都來得那麼不費吹灰之力,還有多少生存需要的鬥志可以保留下來?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好句摘要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itach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